原标题:让乡村体育运动“热”起来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印发通知,决定组织开展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通过举办全国性、群众性且富有农趣农味的乡村篮球赛,展示新时代农民风采,展现乡村新貌,引领乡村风尚,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体育场地设施不断完善,体育运动越来越丰富多彩。“村BA”“村超”、乡村马拉松等群众性体育运动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点燃了激情,点燃了梦想,展现出乡村体育运动的无穷魅力。体育赋能乡村振兴,作用日益显现。
(资料图片)
但是,相对城市而言,当前乡村体育发展依然存在一些短板。例如,有的地方政府在思想上对乡村体育工作重视仍然不够,投入不足,认为体育运动是城里人的“专利”,农民劳动就是锻炼;有些农村地区体育场地、人才资源等比较匮乏,文体项目丰富性、特色化不足,仍然是打牌、下棋、广场舞“老三样”。
发展乡村体育运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有5亿多人居住在乡村,发展体育运动,不可忽视这个庞大的群体。
乡村需要体育,体育需要乡村。农业农村部、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十四五”农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奋斗目标,着眼农民全面发展、农村全面进步,健全完善农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农民体育发展方式,促进农体文体智体融合,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体育运动需求。
推动乡村体育运动高质量发展,要改变“农民不需要体育运动”的错误认识。劳动不能代替运动,推进乡村振兴,体育不能缺位。乡村体育运动不仅能提升农民身体素质,还能改善农民精神面貌,增强乡村凝聚力和向心力。
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长期以来,乡村体育资源相对匮乏,能够吸引农民的体育运动不多。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民对体育运动的需求不断增加。各地应根据人口结构、地域特点、运动习惯等,将农村公共健身设施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因地制宜,加快完善一批体育基础设施。
人才是推动乡村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培养一批爱农村、懂农民、高水平的乡村体育人才。可以从乡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农村大学生中选拔一批体育骨干,打造成乡村体育“网红”,带动更多的农民跑起来、跳起来、舞起来。同时,鼓励城市专业运动员、教练员、体育专业师生等进入乡村,针对农民的特点,开展健身技能培训等。
我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相关部门要将乡村体育与农耕文化有机融合,设计出一批贴近农业、农村、农民的运动项目,推动“农耕文化+乡村体育”融合发展,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精神内核和文化标识。近年来,在一些地方举办的乡村体育赛事中,田间拔河、塘里捕鱼、山上抓鸡等充满农味农趣的比赛,将传统农事活动与体育运动、民俗文化、特色产业等有机融合,趣味横生,深受农民喜爱。
体育让乡村充满动感。动感的乡村,澎湃着时尚的活力。当体育与农旅深度融合,必将为乡村文明注入新的内涵,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能,田园牧歌的乡村将更加生机勃发。(曹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