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主页 > 资讯 > > 详情
当前要闻:“十大行动”引领“幸福和顺”高质量发展

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2023-01-31 09:40:31

新的一年,和顺县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振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加快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县”和“幸福和顺”的战略部署,凝心聚焦“十个一”、全力实施“十大行动”引领全县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幸福和顺”崭新篇章。


【资料图】

实施“两个转型”“大牵引”行动。把同步推进“两个转型”作为全方位推动和顺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重点抓好全县总投资9.5亿元的天池、益德、一缘等9座煤矿的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建设,推进华阳泊里煤矿建设,将5G理念融入矿山建设,打造全省一流的万物互联、时空服务、融合联动和智能化决策的智能化矿井标杆;加快吕鑫露天矿重组,正邦、隆华转产复产,确保全年原煤产量突破1400万吨。同时,加快洗煤企业标准化建设进度,力争年洗煤产量达到500万吨以上。大力实施风光倍增工程,加快推进5个续建新能源发电项目,以及总投资14.5亿元的“新能源+乡村振兴”100MW光伏基地、大唐100MW光伏发电、吕鑫露采矿复垦土地绿色生态治理农光互补二期3个新能源项目竣工投产、并网发电;加快横岭区块煤层气开发进度,确保全县煤层气产量稳定在6000万立方米以上。加力推动三峡、中电建2个抽水蓄能项目尽快纳入国家规划。积极与中石油、山西交控等企业合作规划布局甲醇加注站(点),今年至少建成5个以上;积极引进“千村驭风”乡村振兴分布式新能源开发基地项目落地,开启新能源开发利用储存新模式。同时,打造一批智能制造、数字管理的标杆民营企业,全力推进数字经济十大重点工程,力争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在更高水平上加快建设“数字和顺”。

实施重点项目“大攻坚”行动。加快推动开发区向集约化、绿色化、数字化、融合化方向发展,形成开发区“一核引领”,李阳温泊新兴产业园、义兴滨河双创智造园“两极驱动”,银圣化工、山河醋业、宏田嘉利等“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加快投资5.45亿元的2个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工建设,全力推进玉晶4*1200T/D光伏玻璃生产线及配套深加工建设项目和图晟新能源2*150T/D超白太阳能光伏压延玻璃项目投产运营,打造晋中东部硅砂深加工产业园。同时,要聚焦10亿元、5亿元、3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实行项目投产“赛马比拼”,对项目建设滞后问题限时服务督办,尽快形成产出增量,确保实现应统尽统、颗粒归仓。

实施市场主体“大培育”行动。今年,全县以深入开展市场主体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咬定“一个目标”、依托“四大路径”、强化“六个保障”,推动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枝繁叶茂”的良好格局,培育更多新的增长极,实现弯道超车。“一个目标”,即: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规上民营企业到2025年总数达到30户以上,“四上”企业力争突破100户。本年度要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000户以上。“四大路径”,即:扩大招商引进一批、项目建设新上一批、开发区集聚一批、延长链条拉动一批。“六个保障”,即:强化政策保障,继续落实好省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30条、新23条、25条及和顺县13条政策,确保惠企红利精准落地,让民间资本成为投资主力军。强化资金保障,用好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通过直接补助、融资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加大对企业资金支持力度。强化用地保障,支持采取“一宗一策”“一地一案”处置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强化能源保障,优先保障龙头企业、平台企业和制造业企业能耗、排放指标需求。强化人才保障,大力推进重点人才倍增行动,强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模式,建立重大项目“揭榜挂帅”引才制度。强化服务保障,全力解决堵点、难点、痛点,真正实现企业办事无忧、政府无事不扰的良好营商环境,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

实施城市品质“大提质”行动。今年,要主动学习借鉴晋中开展以香化、绿化、美化、净(静)化、文化、细化和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六化一提升”的经验做法,不断提升城市功能、环境面貌和宜居水平。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实施总投资8.64亿元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有效改善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群众幸福感。找准全县资源与发展旅游结合点,突出“15分钟”便民,培育特色经营街区,因地制宜发展夜间经济、商务旅游、体育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智慧旅游、文创旅游等旅游业态,提振消费信心、激活消费需求、创新消费模式,真正以旅游火起来,带动县城热起来、人气旺起来,促进形成文化引领旅游、旅游拉动消费的良性循环,更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实施道路交通“大升级”行动。打通立体“大动脉”,加快推进县域内投资12.88亿元3个一级公路(国道619线〈省道董榆线〉和顺寒湖岭至榆次源涡段、国道207线阳泉西郊至左权县城、省道345和顺阳光占至平遥县城和顺段)、阳左高速和顺南互通项目开工建设,确保省道董榆线寒湖岭隧道项目年内全线贯通。畅通城市“微循环”,全面推进县城“七纵十横”17条主次街道的提档升级和背街小巷道路综合改造。大力推进永和路、滨河路、御苑路、太和路、新和大街“四路一街”城市道路提升工程建设,实现交通行为更加规范、出行环境更加安全、公交体系更加完善、路网结构更加优化、交通管理更加科学、安全文化更加繁荣的“六个更加”长效治理目标,让出行更加便捷,“上班的路”“回家的路”更加舒心美好。建好乡村“快车道”,加快推动4条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义兴镇团壁村至马坊乡独堆村、马坊乡马坊村至西马泉村、义兴镇井玉沟村至昔阳县界、松烟镇圈马坪村至南天池村)、2条四好公路(S318-南沟、圪范线至百备龙口景区)、4条矿区修复治理路、李阳镇产业路、瓦房—沙佛陀道路提质改造等16条道路的开工建设。

实施综合物流“大建设”行动。对标全省、全国一流,推进占地约500亩的华远陆港物流园项目建设,编制好“一园(煤炭物流园区)、一线(铁路专用线)、五中心(仓储中心、洗选中心、配送中心、装运中心、重卡换电中心)”园区规划,力争年储运量达到300万吨以上,着力打造复合型、枢纽型的现代物流平台。县委成立工作专班,依托区位交通和特色产业优势,聚焦建设山西现代物流“旱码头”“东陆港”这个核心,列出功能清单、项目清单、存量清单、招商清单、合作方式清单、资金来源清单,科学拟定工作顺序,倒排时间表、倒逼工程进度,确保早出形象、快见成效,着力提升园区的辐射影响和集聚效应,努力构建“标准化+、互联网+、物联网+”的园区管理服务运营新模式,全面提升园区服务标准化、工作标准化、管理标准化和支撑保障标准化的整体水平。

实施生态文明“大创建”行动。以改善水质量为核心,对接省市“十大工程”200余项子工程,为实现百里汾河生态环境根本性好转作出和顺贡献。立足省级野生动物致害补偿试点县,健全“政府+社会公益组织”保护机制,持续抓好华北豹资源调查、科学研究,不断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高质量完成清漳河、枯河和顺段河道整治和青城小流域水保综合治理,确保7个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力争完成造林任务8万亩以上。用好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县、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县、全国健康促进县等金字招牌,树立“康养+”理念,围绕清漳河水域、懿济圣母庙、太行断裂带风光、太行林场、太行优质杂粮、太行田园观光,形成系列生态康养产品,打造生态与生意兼具、康养与疗养相融的新业态,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靓丽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实现生态富民。

实施美丽乡村“大振兴”行动。全力推进华阳泊里煤矿建设、推动玉晶光伏玻璃重大项目投产达效、建设华远陆港(和顺)综合物流园、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等重点工作,同时积极支持横岭镇打造“酿造专业镇”,以“三晋老字号”品牌的进一步带动、田间地头“实验室”的进一步建设、线上线下推广渠道的进一步拓宽,持续推动农业产业强镇、数字电商强镇、科技创新强镇的融合升级。支持马坊乡打造“云牛专业镇”,依托“和顺肉牛”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金字招牌,加快“太行云牛”品种审定,推动肉牛养殖产业朝着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支持松烟镇打造“文旅专业镇”,加强南天池、许村、走马槽、夫子岭、东山等乡村旅游品牌和服务整合,着力构建四季能游、四处能游的全域旅游新格局,让产业因旅游更旺、环境因旅游更美、村民因旅游更富。支持李阳镇打造“服务专业镇”,依托“省级经济开发区所在地”和“煤炭工业重镇”两大优势,以发展和完善商贸流通业、餐饮服务业、休闲文旅业、有机农产品为主,积极打造服务工业经济的后花园、服务港。支持义兴镇打造“物流专业镇”,在凤台、前南峪、棋盘垴、邢村、东垴、西垴、尧村建设7个煤炭综合物流服务区。支持喂马乡打造“康养专业镇”,在西九村建设集休闲度假、生态康养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康养示范基地。支持青城镇打造“生猪专业镇”,全力推进与大象集团合作,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推行绿色养猪模式,助推产业集约化发展。支持平松乡打造“生态农业专业镇”,加快生态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形成“公司+农户”生产销售贸易良性运行的产业链。支持城区打造幸福社区,探索“互联网+”社区治理新模式,进一步规范小区业委会、物业管理、志愿服务等工作,逐步建设幸福家庭、幸福街巷、幸福小区。

实施社会民生“大改善”行动。促就业,支持企业“保存量”,顶格落实助企纾困各项政策,定期举办各类招聘会,完善零工市场建设,加大用工信息发布力度,及时为企业和劳动者搭建供需对接桥梁。关注重点群体“兜底线”,力争开展农业技术培训1000人次以上,新型职业农民不少于500人,持证率实现80%以上。稳物价,强化监测预警,密切关注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价格走势,强化价格监测数据的分析和研判,引导居民理性消费,坚决打击囤积居奇、肆意涨价、扰乱市场等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全力保障群众“米袋子”“菜篮子”需求。惠民生,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力实施好总投资4851万元的和顺幼儿园设施设备更新、17所中小学“互联网+教育”设备更新和思源实验学校学生宿舍及餐厅建设项目;纵深推进“健康和顺”建设体系,加快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硬件和软件的双提升;构建安全高效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健全系统联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层首诊率65%以上,县域内就诊率90%以上的总体目标。

实施平安和顺“大护航”行动。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全面落实省委“五个强化”要求,做好医院、学校、企业、养老和社会福利机构等重点场所防控,突出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防控,持续加大疫苗接种特别是老年人接种力度。进一步强化医疗资源配置和救治能力建设,强化农村地区重点人群服务,加快提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接诊能力,确保城乡携手平稳渡峰。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践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持续抓好安全生产,始终以争分夺秒、一刻不停歇、丝毫不松懈的紧迫感、责任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力争持续保持全县工矿商贸和公共安全行业无事故,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零,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零。持续抓好平安和顺建设,统筹抓好各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坚决防止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最大限度把各类风险隐患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加强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张海毅)

最近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