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全国各地文旅局局长高频亮相引“流量”,“神仙内卷”火出圈。冰天雪地,演绎“森林的主人”;轻舟绿溪之上,乘风打太极;素袍斗笠,仗剑走天涯;草原牧场上,化身格萨尔王;身披红斗篷,策马驰骋雪原……从幕后走向台前,文旅局长们为家乡“花式”代言,为旅游“睛”彩助力,带起“云游”浪潮。这不仅是借助网络新媒体开展旅游营销推广的新潮体验,更是新时代文旅产业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要聚焦“新、活、实”,持续推动文旅推介多点开花,纵深推进文旅产业全面发展。
聚焦“新”字谋发展,开创文旅发展新局面。后疫情时代,文旅行业迎来回暖复苏,多措并举创新消费场景,扩大文旅消费能力,成为各地发力的重点方向之一。要转变观念、抓住机遇,聚焦智慧文旅助推市场复苏,全面推进文旅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建设,创造出更多的综合性、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场景。要注重创新、丰富供给,迎合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构建旅游新业态,组织微旅行等活动,升级文旅景区特色体验,助力文创产品全新升级,打造具有综合吸引力、能够创造更多价值力的文旅IP。要提振信心、做优推广,主动适应“网红经济”发展趋势,加强与网络平台合作,加快培育网红队伍,让新媒体账号成为文旅服务和宣传推广的“第一窗口”。
聚焦“活”字拓思路,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推动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需要因地制宜搭建新载体,探索新路径,拓展新空间。要充分激发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以当地文化和非遗文化为基点,以文化创意为突破口,赋能新型消费业态打造,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提升文化品质,推动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转化,塑造有品质、叫得响的文旅产品。要不断放大文旅产业综合附加效应,全力推进文旅品牌建设,发展全域旅游,深挖资源潜力,促进文旅与农业、工业、教育、体育等产业跨界融合,多要素集成联动延伸“文旅+”产业链条,打造休文化小镇、主题街区等文旅融合消费空间,培育文旅新亮点、经济圈、示范带。
聚焦“实”字出真招,文旅惠民取得新成效。文旅局长“出圈”带流量仅是第一步,想要谋求长远发展,则需练好内功、务求实效、树起口碑,让“流量”真正变“留量”。一是要做好前端支持,健全完善文旅融合发展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和品牌宣传力度,让旅游主体强起来、品牌响起来、活动秀起来。二是要做优中端体验,加快景区软硬件提质更新,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培训,提高服务质量,改进游客体验,做好各类应急预案,全面提升游客的舒适度、满意度和认同度。三是要做好后端保障,完善城市管理与服务,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强化旅游安全保障,推进旅游友好型环境建设,让广大游客玩得开心、吃得放心、买得舒心、住得安心。
三字解码,全面发力,以旅游营销好思路拓宽文旅发展好出路,要持续创新求变、真抓实干,齐众心、汇众力、聚众智,让文旅局长出圈“流量”真正转变为游客“留量”。
(李锦峰 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