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主页 > 资讯 > > 详情
【聚焦一线】“李洪仲调解工作室”的故事

黄河新闻网   2023-04-20 10:37:47

李洪仲与民警为群众调解矛盾纠纷


(相关资料图)

借力矛盾调解“老品牌” 构建基层警务“新格局”

“一千都要的少了!”“你这是狮子大开口!”调解室里,老王和老张这对“老熟人”因琐事争得面红耳赤。

2022年11月,家住太谷区胡村镇孟高村的老王耕地时发现自己堆放在路边的农家肥不翼而飞,赶忙报了警,胡村派出所民警接警后,通过走访得知,相邻耕地的老张在清理自家田地秸秆时,顺道把路边堆放的肥料给清走了。

“两家剑拔弩张,矛盾集中在说理赔偿上,移交驻所调解室一起解决。”出警民警在第二天晨会上报告这一情况后,派出所立即开出公调对接“四联单”,并通过“公安110”对接“司法110”平台,移交至驻所“李洪仲调解室”。

“三轮车有大小,鸡粪猪粪价钱不一样……”

接到派出所“矛盾纠纷移送报告单”后,今年59岁的专职人民调解员李洪仲多方了解农家肥市场价后,掰着指头给两家算起了账,“老张虽说是误倒了老王家的肥料,但老王辛苦积攒的肥料没了还得再买化肥,我给你们算了一下,赔偿260块吧。”

“老李理说得清、账算得准、心摆得正,心服口服!”刚刚还在争论不休的两人握手言和,满意而归。

“民间借贷纠纷、商贩买卖矛盾、家长里短琐事……大量非警务警情给派出所工作带来不小压力。”胡村派出所所长穆园园介绍,胡村镇是太谷的人口大镇、工业强镇,人口最多时达6万多人,辖区还有90多家玛钢企业,是山西首批十个特色专业镇之一,被誉为“玛钢之都”。

伴随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辖区拆迁、用工矛盾多发,家庭、邻里、土地纠纷交织,为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18年以来,胡村派出所全面升级了沿用20年的“公调对接”工作模式,将以胡村司法所老所长、胡村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全省人民调解能手李洪仲个人命名的“李洪仲调解工作室”进驻到派出所,并通过五年的探索实践,实现了阵地、机制、人员“三到位”,成为当地久负盛名的金牌调解名片,不少周边村镇的群众也常常“慕名而来”。

“不让案件长尾巴,也不能让矛盾再激化。”穆园园说,“公调对接”以来,辖区民转刑、刑转命的案件一起都没发生过。

“扩大案源,增强震慑。”已经驻所工作多年的李洪仲说,调解室从他一个人变成了一个团队,调解案件也逐年增加,五年调解了180多起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保持在97%以上。

职能融入、系统融接、力量融合、警民融洽。一般矛盾纠纷就地调,重点矛盾纠纷跟踪盯紧调,复杂矛盾纠纷合力攻坚调。从接处警开始,矛盾纠纷移交、受案、调解、反馈通过“四联单”和平台系统无缝衔接,所有环节“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情理相融刚柔相济 打出矛盾化解“组合拳”

4月8日,因七年前的一场交通事故导致高位截瘫的李洪仲,骑着残疾人专用的电动三轮车,载着妻子张元红来到位于胡村派出所门口的调解室。

“这几天,老李满脑子就是这件事,昨天谈了一下午,今天不放心又过来了。”妻子一边艰难但又娴熟地把李洪仲从三轮车上“挪”到调解桌旁他的那张“专用椅”上,一边略有责怪地说。

“调解首先是双方自愿,你让一让,他退一退,诚心实意才有的谈……”李洪仲拨通了3月29日那起意外死亡事件当事人的电话。

“我们第一时间介入,也多次把当事人叫到一起协商,但毕竟不是小数,双方因赔偿意见不一陷入了僵局。”与李洪仲一同调解这起矛盾纠纷的胡德强说,公安“刚性”力量和人民调解“柔性”作用相互融合,加上老李几十年丰富的调解经验,办法总比困难多。

“作为调解员,既要当和事佬,又要当贴心人。”李洪仲先是降温疏导情绪,“面对面”了解各方需求,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照赔偿标准计算出赔偿金额。问题陷于焦灼时,他又像煲汤一样“慢火煨”,“背对背”反复耐心做双方工作。

妻子张元红自那次车祸后,已“全天候”陪伴照顾李洪仲七年之久,时间长了,她也成了一名有经验的“编外调解员”。

“这不,调解刚有了眉目,可一方又反悔了。”看到老李疲惫的脸上露出些许无奈,张元红轻轻拍了拍丈夫的手背。

“既要能快刀斩乱麻,也要会慢工出细活;土言土语解疙瘩、法言法语说问题;群众满意是方向,解决问题是关键;用智慧处理问题,不能用脾气解决问题……”说着,李洪仲拨通了穆园园的电话,商量接下来调解的策略。

4月10日一大早,在派出所的组织下,双方又一次来到调解室。“咱不要打赢官司输了钱”“包工队适当多掏点,当事人标准再降点”……李洪仲邀请到双方当事人的亲属、村干部一起反复协商,最终达成分两次进行赔偿的协议。

“矛盾化解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只能因事因势因人因情处理,公调对接以后,我们能打‘组合拳’,办法多了,调解成功率自然就高了,工作底气也更足了。”穆园园自信满满。

25年的调解工作,李洪仲对“道理”二字有自己特有的理解,“道就是道路,有曲有折,人情可以变通;理就是法,只能直不能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办,把老百姓的小事当成大事去处理。”李洪仲的徒弟,年轻的调解员靳瑞豪自豪地说,跟着师傅不仅学到了情理相融的调解工作法,更懂得了心中有杆秤,热心为群众。

源头治理齐抓共管 下好基层治理“一盘棋”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胡村派出所调解室的电子屏上的这幅标语十分显眼。

“多元共治齐发力,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为最大限度防范化解矛盾,在“公调对接”的基础上,当地派出所、司法所、法庭、仲裁委员会等力量联动,全面建立了“诉调对接”“裁调对接”“访调对接”等机制。

“全力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的通道。”25年来,李洪仲成功调解的疑难矛盾纠纷上千起,其中不少都是涉企矛盾。

2021年1月,某玛钢厂工地旁蓄水池内有人不慎落水溺亡,因赔偿问题没谈妥,家属多次到企业堵门,派出所在多次出警后,迅速启动“公调对接”,很快予以化解。

2021年7月,胡村镇两家企业因劳务纠纷一纸诉诸法庭。法庭诉前移送至调解室调解,成功化解纠纷。

“基层矛盾纠纷的成功化解,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为了胡村镇高质量发展的平安品牌。”胡村镇党委副书记裴卫东说。

“近期玛钢企业恢复生产,外来务工人员和车辆增多,请驻村辅警和网格员加强涉企矛盾摸排。”为了整合综治资源和网格力量,结合“一村一警”“一项目一民警”,胡村派出所推行“责任区民警+网格化+群防群治”机制,构筑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区域覆盖的矛盾纠纷隐患排查网,确保矛盾纠纷信息第一时间收集预警、介入、处置。

“叮叮……”手机提示音响起,胡村派出所民警吴振廷收到网格员微信群信息:“某小区多天堆放的垃圾已处理,聚拢的居民已回到家中。”胡村派出所通过广泛发动组织辖区村民、网格员、志愿者、蓝天救援队、“心连心”志愿者协会等群防群治力量,协助开展流动人口管理、治安防范、安防宣传等工作,不断提升发现和防控安全风险隐患的能力和工作水平。

“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隐患联治、警情联处,多元共治保平安。”穆园园说,他们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牢牢把握“源头治理”关键环节,坚持“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节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预防警务工作理念,通过构建隐患“过滤网”,确保了矛盾排得出摸得清,通过构建矛盾“对接网”,确保了矛盾有人管有人调,通过构建分级“化解网”,确保了矛盾能化解能稳控,多元共治,织密了矛盾纠纷“调控网”,在“公调对接+多元共治”的枫桥实践中,夯实了平安基石。(记者常健 王卫东)

最近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