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博主
@皮卡悠 赵女士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把教材中的小孔成像实验付诸实践
成功把天空搬进房间
相关视频被多家媒体转载
“有些人脑子里总容易生出不切实际的想法,这一次,她竟然想看海市蜃楼。”
2022年6月,@皮卡悠 决定做一场在鱼缸里复现海市蜃楼的光学实验。
5个月后,经过反复失败,@皮卡悠 的实验终于成功了。
视频加载中...在抖音上,这条历经14个日夜连续拍摄而成的6分半钟视频,迄今已有超过950万浏览量,超过45万网友点赞。
看左边,海市蜃楼出现了!抖音@皮卡悠
相关话题也冲上热搜索,引发众多网友关注。
@皮卡悠 毕业自哈工大,曾是一名石油行业的女工程师。做过最硬核的工作,看过十几个国家的风景,@皮卡悠 最终选择当一名科普视频创作者。如今,她在抖音拥有10.6万名粉丝,其中不乏教师和学生。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皮卡悠 说,作为一名科普视频创作者,她为自己感到骄傲:“过去每当我看到一些很好的科普内容时都会想,如果我小的时候就看到这些,学习一定会变得更有意思吧!而我如今,正在努力做着这样的事!”
乘风破浪的@皮卡悠
海市蜃楼的原理很简单,光线在不同密度的空气里传播,最后将本不在一条直线上的景象送到你眼前。海市蜃楼通常出现在海上,这并非偶然,因为广阔的海面让光线有足够的距离和时间变“弯”。@皮卡悠 “妄想”在一只小小的鱼缸里复现一场蜃景——找到一种能让光线折射率变得更大的介质不就行了吗?
道理很简单,实现起来却很难。花了两个月时间,实验仍以失败告终。@皮卡悠 用三则短视频记录了自己的失败过程,并坦承因为时间和成本都大大超出预期,实验恐怕要搁置了。
让@皮卡悠 重振旗鼓的是抖音的网友们。“很多网友留言或私信鼓励我,说希望看到我能把它做出来。不想辜负大家的期待,那我就再好好试一次吧。”这一轮实验,@皮卡悠 参考了网友的建议,先用盐水、工业葡萄糖溶液、果葡糖浆、聚乙二醇400和甘油五种溶液进行小规模光线弯折测试,最后选定聚乙二醇400,并成功地完成了实验。
鱼缸版海市蜃楼养成记,抖音@皮卡悠
“最后一次实验花了14个日夜,我用相机对着鱼缸进行连续拍摄。相机的定时拍摄功能每次只能设置5小时,所以我每天半夜都要起来重启相机。”视频上线后,无数网友前来围观——随着时间的飞快流逝,原本只有“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观的鱼缸里,最终在远处神奇般地浮现出了仙山楼阁。在视频的最后,@皮卡悠写道:“送给仍相信奇迹的你。”
除了还原海市蜃楼
她还分享过很多有趣的内容:
利用光学原理做出的炫彩糖葫芦;
用拓扑学原理做出西瓜套环;
用亚克力板和半透膜做出的
四维空间超立方体等等
@皮卡悠 的科普视频,总像是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通过这些科普视频,@皮卡悠 把拓扑学和尼姆游戏等科学知识解释得易懂又有趣。
网友评论
数说——
知识类短视频
流量增长明显
近年来,知识类短视频在各大平台上的内容发布量和观看量增长明显。《2022抖音知识数据报告》显示,抖音知识类内容持续呈增长态势,知识类作品发布数量增长35.4%,点赞知识类内容的抖音用户较此前增长44.1%。
短视频和直播的形象表达和高效传播,正吸引越来越多人在抖音上名校。2022年1月到11月,抖音高校直播共21103场,较2021年全年增长46%。观看高校直播的抖音用户达9500万,每14个中国人,就有1位在抖音听高校公开课。
在此背景下,诺奖得主、院士、教授等都成为抖音用户的老师。2022年,有45位院士、4位诺奖得主在抖音分享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抖音上认证的教授更是接近400位。
一系列高校公开课也在抖音走红。中国科学院大学徐颖研究员主讲的《北斗系统建设与发展》、南开大学周志强教授主讲的《剩余快感如何支配我们》、北京大学阎步克教授主讲的《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上)》是2022年被收藏次数最多的公开课。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表示,互联网科普有助于人类整体认知水平提升,是互联网带给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短视频又是当前科普中,最容易被大众接受的模式。因此,短视频科普让科普的效率更高,也让科学知识更加普惠众人。
“这类博主崛起是因为当前网络用户对知识科普需求多元化,人天性好奇,对知识充满渴望。但人们对知识的兴趣却有很大差异,在互联网时代,知识唾手可得,人们对科普知识就有了选择性、多样性需求,而这类博主正好满足此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