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的西海镇,曾经见证了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和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诞生。
如今,原子城纪念馆将这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呈现,“两弹一星”精神从这里延续,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1958年,代号为“02”的中国核武器研制基地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各路建设大军汇集在金银滩草原,怀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以“三顶帐篷”起家,在高原牧区盖厂房、修铁路、建公路。至1963年底,我国的第一座核武器研制基地基本建成。
在占地9615平方米的原子城纪念馆,详尽的资料、一件件物品见证着曾经奋战在这里的峥嵘岁月。
“历史抉择”展厅里,主要以图片的形式再现核工业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以及20世纪50年代,科研人员打破西方世界核威胁,踏上研制原子弹的艰难旅程,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创办我国自己的核工业的伟大壮举。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从祖国各地抽调的一大批科研专家告别家人,进驻221基地,隐姓埋名,开始艰难的技术攻关工作,以身许国,直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举国欢腾。
纪念馆讲解员介绍,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是中国唯一全面、系统介绍中国核工业创建和发展历程的专题纪念馆,它展示的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成功研制的伟大历程,是自1958年后中国16次核试验的历史缩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的集中体现。
如今,基地旧址及纪念馆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成为红色文化展示基地和党史党性教育基地,这处“精神高地”,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行。
记者:柴颖颖 编辑:俞丹 摄影:柴颖颖 校对:杨荷放